5月15日7時18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指揮部并參加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時間回到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在經過軌道修正、火星捕獲、繞火飛行和停泊軌道后,探測器至今已在浩瀚星空中飛行將近10個月。空氣動力學作為整個飛行研制任務中的關鍵技術難題,決定了探測器能否成功進入火星大氣,甚至是直接決定了整個火星探測任務的成敗。
十一院院長胡梅曉講道:“10個月的時間,十一院科研團隊的心一直與“天問一號”探測器一起在深空飛翔,始終牽掛它的安危,如今成功實現火星軟著陸,充分驗證了院氣動總體解決方案和防熱設計的正確性和可靠性,這為我們完成后續任務增添了信心,團隊人員一直緊繃的精神也終于輕松了。”
十一院火星任務氣動設計研究團隊,天問路上敢為人先,根據火星探測兩總的要求,與航天五院總體技術團隊組成了聯合攻關團隊,開展了火星探測全過程的氣動攻關、設計、驗證、技術保障工作。
天問路上的航天氣動人毅然擔負了氣動先行的重要使命。
偉大的事業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在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后,十一院建立了完整的火星大氣環境真實模擬的理論體系和試驗方法。
天行健,天問路上的氣動人自強不息,勇攀氣動高峰,守護型號遠行。十一院將始終保持建設航天強國的初心,踐行氣動先行的歷史使命,為實現航天強國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前行。
Copyright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聲明
主辦單位: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京ICP05052441號-2